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科技动态

视力保护色:
三门:聚创新之能 走共富之路
发布日期: 2022-01-24 15:18      信息来源:台州科技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三门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好科技新长征,推动科技创新弯道超车。按照“融沪甬同创,产学研联创,全要素共创”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三张“科创网”,形成“双招双引、研发孵化、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体系,畅通共富之路。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排名一年一跃升,从2016年的70位到2017年的64位,再跃升到2018年的38位,2019年首次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2016年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0.1亿元提升至7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5.66%提升至68.99%,占比变化居全省前列;GDP从190.39亿元增长到273.39亿元,在全省的排位提升了8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78:1,为台州市最小。

一是打造“9+5+N”研发网,集聚共富资源

通过政府引导,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9所高校与三门共建研究院,5所高校在三门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建成22家省级和43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2021年,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8项,吸引高层次人才55人,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通过研发网建设,协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县研发基础明显改善,科技成果取得突破。近三年,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研发中心47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增长3.5倍,研发设备原值累计增长5倍,研发机构设置率从14.5%提升至40%。新引进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7年的38件,提升到2018年的148件、2019年的257件、2020年的30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52件)。2021年1-11月,三门县发明专利授权达531件,同比增长89%。

二是打造“3+4+N”孵化网,开辟共富路径

高标准建设三门湾科创走廊,在核心区科创中心建立三个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材料孵化园区和康卫医养园。通过高校成果转化、创业大赛项目落地、人才项目落地等方式,目前共集聚各类优质项目13项。其中,麻省理工博士团队研发的钻石碟项目取得突破,进入中试阶段,并与中航装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浙大OLED项目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据京东方反馈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复旦大学博士领衔的聚乳酸改性项目,今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梯度培建众创空间,目前已有4家省级众创空间,累计培育初创团队、初创企业落地94家,其中22家为杭州、宁波等地招引落地企业。和WO众创(众创空间)集聚36个项目,亩产税收高达百万元。已投运小微园10个,面积1427.7亩,入驻企业127家;在建小微园7个,面积1019亩,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三是打造“1+2+N”服务网,提供共富保障

出台《三门县科技新政十条》,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高奖励120万元,研发投入最高补贴200万元。2018-2020年累计兑现奖励资金1.07亿元,累计发放创新券1633万元,服务企业856家次。2018年至2021年,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总量增至65家,新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3家,总量增至260家。橡胶产业和冲锋衣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先后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数量位列26个加快发展县之首。2021年,综合体累计开展各类科技服务1280家次。橡胶产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近三年14家橡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认定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主导国内行业标准25个。此外,建立县领导联系科技企业、多部门月会商等制度,每个乡镇明确科技专员。建立由科研院所、专业机构、部门业务骨干等50余人组成的科技先锋服务队,赴全县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成立5家科技支行,精准对接服务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发放专项贴息贷款9.65亿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