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科技动态

视力保护色:
打造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助泵企迸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 2019-04-22 15:26      信息来源:温岭科技      浏览次数:

最近,我们在和新控泵业一起开发新的家用增压泵,和原来的相比,效率更高,敏感度更高,智能化程度也更高,更符合日常人家的使用状态。

日前,

上海大学博士邵定国表示,

产品已经进入调试阶段,

预计下半年就能上市。

说起邵定国,温岭不少泵与电机企业的老板可能都认识,作为上海大学温岭研究院的牵头人,这几年他常年往返于上海和温岭,为温岭不少泵与电机企业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而上海大学温岭研究院的人才团队更是成为我市打造省级泵业创新服务体,助推温岭泵与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

不单单是上海大学温岭研究院,这几年,我们围绕泵与电机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和打造泵与电机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契机,紧扣泵与电机产业链上的创新短板,从技术到人才,从平台到政策保障,开展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温岭泵业从制造向创造、产品向品牌、速度向质量转变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久前,浙江省公布了第二批48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我市的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在其中。

30多年成长

温岭水泵抢占高端市场

新界泵业——国内最大的农用潜水泵制造企业,大元泵业——国内最大的家用热水循环屏蔽泵制造企业,东音泵业——国内井用潜水泵品种最全、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之一,利欧股份——国内最大的微小型水泵制造商……对于温岭的众多产业来讲,泵与电机产业绝对是“明星”——数千个品种,温岭百亿产业集群之首,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30%的产品出口海外——在如此深厚的产业积淀背后,是近35年的产业发展历程。

历史的沙漏倒回1982年,

那时,

大溪镇山市村的一户农民家里因常年受打水之累,

在山上挖了一口井,

为了解决家用的水源问题,

诞生了第一台水泵。

之后,该设备在全村的家家户户大受欢迎。村民们尝到“甜头”之后,于1985年全部做起了水泵买卖。

继而,水泵生意从山市村扩散到了大溪镇,又进一步传到泽国镇。泵与电机产业便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从村上经济发展为镇上经济,再到全市的现代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脉络。

如今,泵与电机产业已经成为温岭重点扶持的主导发展产业,全市共有各类水泵企业27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5家,400多亿元的产值支撑起了全市四分之一左右的工业产值。不少温岭泵企更是进军国际,在全球高端泵业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成为各领风骚的“隐形冠军”。

这样一组数据也反映了温岭泵与电机产业的辉煌:温岭小型水泵的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二、全球市场的七分之一,其中井用潜水泵、农用潜水泵、家用屏蔽泵等多个品类产量全球第一;全国7家小型泵上市公司,温岭就占了4家。

人才短板难破

企业创新受困

但就是这样一个产业,在温岭不少泵与电机企业的老板看来,依然有着致命的短板。“相较于欧美等生产高端产品的地区,温岭泵业的短板是研发设计薄弱。”温岭泵与电机产业必须要打破产业链低端加工者的角色定位,再造一条高价值链。而提升的路径很明确,就是要靠产品的差异化和高端化。

“温岭不少水泵的出口市场都在欧美国家,这几年欧美市场对水泵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岭企业想要继续占有优势,就必须选择不断创新,开发出更有含金量的产品。”邵定国说,“事实上,很多企业正在这么做,不断地进行各类新技术的研究。”

就拿新控泵业来说,

它与邵定国的结缘就来自于对创新的需求。

新控泵业是2014年进入这个市场的。“温岭的水泵市场已经很成熟,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作为新人,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其实没有太多优势。这种时候,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向,才会有市场。”该企业董事长陈荣国说。

创新

是陈荣国最初进入水泵行业时就确定的方向

2016年,在市科创中心揭牌现场,陈荣国和邵定国一拍即合。当时,陈荣国正在寻找新型电机与智能泵的结合技术,而邵定国正在寻找能够消化其研究成果的企业家,这番相遇让他们相见恨晚。几晚彻夜长谈之后的合作,使新控的智能水泵变得更加节能降耗。而这样的合作延续至今。

但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这样的幸运,碰到适合自己的“邵定国”。“温岭企业如今需要破题的短板之一就是人才难寻。”邵定国说,温岭的技术工程师们对不少新技术的了解比较少,电子、自动化、电机驱动等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很多企业家都曾因为这个原因和他抱怨过。

这些年来,邵定国见过不少企业家因为没有技术对接渠道,忧心企业发展的焦急模样。“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创新就没有发展空间。”

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雏形,由政府牵头,从工艺检测到人才引进,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慢慢“培养”成了如今的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政府引进资源

打造创新服务综合体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围绕传统动能修复和新动能培育,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综合体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重点任务是聚焦创新平台整合提升、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温岭的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于2018年年初纳入全省第一批培育名单。一年来,通过规划建设方案、开展前期调研摸排、加快综合体主体大楼建设、优化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引进服务机构、共建泵业研究院等一系列举措,逐渐成形。

该负责人介绍,作为综合体创建主平台的铁路新区创业创新中心和泵业技术中心项目均已完成主体建设,其中占地面积30亩的泵业技术中心,将打造成以国家级泵类检测中心等5个子中心为重点的专业化泵类生产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不仅如此,为了补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核心技术研发不足、人才缺乏等温岭泵业转型发展短板,综合体多方整合技术、人才、平台等资源,构建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资源的汇聚、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全面提升泵业科技创新水平。比如,我们与江苏大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建温岭泵与电机研究院、院士工作站、技术联盟等公共创新平台。”该负责人说,我市先后引进建立浙江省泵与电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纳联机电等15家泵业服务机构,以及与浙大台州研究院、浙工大、中国计量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6家泵业研发机构,2018年服务泵类企业500余家,开展各类技术对接53次,解决技术难题23项,合作研发泵类项目100余项,合同金额达3000余万元。其中,中国计量大学温岭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利欧集团、浙江飞旋泵业等企业共同研发的高效节能离心泵产品更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就在不久前,中国计量大学温岭流体机械工程研究中心还与中杭水泵签订了新型泵产品研发合作协议,合作金额近200万元。”

“政府牵头会让企业在创新投入上更有信心,也更有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样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和专家,会让企业在技术对接上更加顺畅,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需要自己四处盲目地找,到处碰壁。”邵定国说。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

不单单是泵业,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1+X’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目标,启动鞋业、机床工具、现代农业等领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科研院所、企业研发、工业设计、创业孵化’等创新要素和‘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成果交易转化、科技信息’等服务要素集成的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助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