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科技动态

视力保护色:
玉环:枝繁巢暖引凤来
发布日期: 2023-04-17 17:01      信息来源:台州科技      浏览次数:

1.jpg

4月6日-7日,“天南地北世界玉环人”大会成功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玉环游子重回家乡,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大家纷纷表示,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各项政策也越来越完善,家乡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他们也将尽己所能为家乡招才引智工作“牵线搭桥”。

近年来,玉环立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在人才招引政策、平台、环境等方面推新招、亮实招、出硬招,发出了求贤若渴、海纳百川、聚力转型的最强音,我市引才聚才、用才爱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也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才和科技来玉、留玉,共推玉环高质量跨越发展。

厚植“沃土”

助力人才“生根”“开花”

“玉环的人才工作非常出色,这是我自己坚定留在玉环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带着团队进驻玉环的原因之一。”张靖是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作为高层次人才来到玉环,期间,张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工业机器人核心关节减速器,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成功实现了机器人减速器的国产化。他带领的团队获评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目前已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项目。

谈起在玉10年的经历,张靖告诉记者,从就业到创业,玉环的人才政策和人才环境让他印象深刻。

2.jpg

“玉环在人才招引上,尤其是后续留人和培育方面做了很多突出的工作。我们的衣食住行到工作,相关部门相关领导都倾注了很多感情,从一开始的租房、后续买房、子女入学,玉环一系列有温度的人才政策,让我坚定了扎根玉环的决心。”张靖说,在我市人才政策的“加持”下,他已经在玉环安家立业,如今他的团队里,2名技术骨干也成功享受到了人才的福利,拿着玉环发放的“房票”在玉安家。

“我的团队里人才进驻后,玉环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房票、人才公寓、薪资补贴,一系列的政策全部兑现,这也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锦上添花’,我的团队现在可以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以及人才部门对我们的关心,正是有了人才和政府、政策的联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应。”张靖说。

3.jpg

我市的人才政策也是让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视觉技术总监姜军选择玉环的原因之一。“玉环的招才引智的政策非常有吸引力,来到玉环后,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经常会组织一些人才交流活动,协助我做一些项目申报,生活上也特别关心我,这都让我对玉环有一种归属感,我也把玉环的人才部门当作了娘家,在这边工作和生活心里都很有底。”姜军说。

4.jpg

近年来,玉环不断做足做实“引才、育才、留才”文章,通过搭平台、优服务、建机制,倾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阵地,建有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汽摩配研究所、浙江清华长三角台州创新中心玉环基地、天大玉环数控与智能织造技术创新中心、玉环市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高校(玉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成果中心等科创平台6家,现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7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台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海外院士工作站1家,共吸引培育各类人才资源总数14.5万人,为玉环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提供不竭动力和人才支撑。

借飞地攀高

“磁吸”人才技术

“我们入驻上海飞地后,企业的人才流、信息流、技术流、供应链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起上海科创人才飞地,玉环容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高波难掩激动。

“容凯”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配件、塑料制品制造的企业。2021年8月,企业正式入驻上海飞地。陈高波坦言,入驻飞地一年多的时间,企业进一步扩大了“朋友圈”、延伸了“创新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5.jpg

陈高波告诉记者,公司将研发基地落户到上海飞地后,困扰企业多年的高端研发人才招引难题得到解决。“有了飞地这一平台,我们成功与高校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达成合作,依托他们的才能和人脉,转型走自主研发之路,企业产品也从原来的逆向拷贝转为正向开发。不仅如此,我们还依托飞地培养了自己的研发团队,保证了飞地的各项科研成果能够在玉环真正落地。”陈高波说。

今年,“容凯”正依托上海飞地的人才资源和技术,积极自主研发搭建热处理模块综合台架实验系统。此外,企业还正着手研发生产设备备用的国产芯片。这两项成果落地后,公司产品将实现不受型号、车型等因素的制约,市场匹配度更高、客户群也更广。

6.jpg

“有了飞地加持,这两年我们的产值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预计今年能达到7000万元左右,这也让我更有动力扩大规模,放开手脚大干一场。”陈高波坚定地说。

科技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难题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拦路虎”,但想要取得发展先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怎么办?玉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以“科创飞地”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借力“科创飞地”实现“借梯登高”。像“容凯”一样,我市不少企业将“最强大脑”落地上海、北京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加速对接科创资源,在人才抢夺战中抢占先机,探索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推进两地协同创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玉环(上海)科创人才飞地作为玉环在沪的联络站、会客厅以及对外宣传的窗口,积极承担科技孵化、人才引进、企业服务等相关工作。现入驻孵化器企业为4家,涵盖汽配、医疗、生物食品、海洋养殖,共吸引副高或硕士以上人才11人,推荐上报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1名,入选省级海外工程师1名,立项研发项目10余个,研发投入1000多万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值预计超5000万元,申请专利4项。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其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桥头堡作用日益显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