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玉环市科创园项目现场,3幢建筑拔地而起——人才公寓土建主体已经完工,孵化研发中心和科创研发中心正在幕墙和水电施工阶段。
“该科创园作为环漩门湾科创走廊的创新‘首聚地’,与南湾智谷东西呼应,串联廊内平台,建成后,将促进科创资源集聚、项目引进,成为玉环又一个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高地。”玉环市科技局局长颜道明说。
作为台州湾科创走廊的联动区,近年来,玉环市环漩门湾科创走廊以“嵌入长三角创新链条、融入浙东南创新网络、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引领区”为战略定位,深入推进科创高地攻坚行动,走深走实科技新长征,助力玉环打造活力高效的“全域创新之城”。
串珠成链,集聚资源
走进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得医疗”)的装配调试车间,各式各样的医用耗材智能装备整齐排列,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作为本土医用耗材智能组装设备先锋,在医疗器械生态链中迈得医疗的身影处处可见。
深耕医用耗材智能装备领域20余年,迈得医疗已掌握高速多料道自动供料、医用软导管定型、曲面溶剂粘结等十六大核心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续5年在全国同行业内排名第一,是率先打破医用耗材智能装备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进口替代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致力于打通医疗器械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医疗器械服务型制造一体化平台。”迈得医疗项目经理孙洋说。
这只是玉环市环漩门湾科创走廊的一隅。以科创园为龙头,以漩门湾为纽带,4年来,这一创新空间多点落子,新老平台连点成线——
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集聚,其中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4家;
天大玉环数控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水暖阀门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创新基地、亿工场等高能级平台形象初显;
楚洲人才梦工场、玉汽科技孵化器、小山外孵化器等国家级、省级、台州市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相继建成。
“打造环漩门湾科创走廊,主要是将散布在玉环各地的平台整合起来,充分嫁接长三角的科创资源,以此吸引更多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玉环。”颜道明介绍。
培育人才“生力军,激发企业新活力
“这是一台原理型数控机床,它的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成本相对较低,拥有和真实数控机床相同的操作界面,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天大玉环数控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总监林茂阳说。
在创新中心的3楼,诸如此类的虚实一体训练机还有不少:多功能实训平台、数字孪生物流单元、数字孪生码垛单元……通过这些仿真模拟训练生产线,学员们可以学习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技术。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创新中心成立“玉环市天大精益工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支撑玉环制造产业人才集聚发展。自2020年开班,至今已培训千余人次。
“目前,我国的中高端机床需求越来越多,然而95%以上高端数控系统一直被国外垄断。作为台州为数不多从事数控系统研究的基地,天大玉环创新中心致力于完善温台地区的数控机床产业链,加快‘玉环制造’向‘玉环智造’转型升级。”创新中心副主任孙作平说。
科创平台是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在“环漩门湾科创走廊功能布局图”的正中间,可以看到玉环市科创园将廊内平台串珠成链。
园内共有220套人才公寓,同时,科创研发中心和孵化研发中心则承担着孵化器、加速器的作用。建成后,这里将充分发挥集聚优势,形成合理的循环经济项目组合,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之后,我们还将通过减免所得税、引进高校合作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颜道明说。
延伸阅读
玉环市环漩门湾科创走廊以漩门湾二期、三期区域为核心区块,向全市域延伸,面积25.75平方公里。走廊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构建“一湾、两翼、多点”的全市域协同创新空间新格局,形成以现代交通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产业转型提升区为“两区”、以精密制造科创城为“一城”的“两区一城”功能布局。
玉环市环漩门湾科创走廊“首聚地”——玉环星火科技企业孵化器,位于坎门街道解放塘路,项目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投资1000多万元,分两期进行建设。
玉环市环漩门湾科创走廊“首建区”——南湾智谷,位于玉环新城(经济开发区)南区,毗邻高铁新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19亿元,是台州精密制造城的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