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浙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温岭这家公司以小齿轮 拿下14亿元大单。 
最近,浙江巨跃齿轮有限公司的车间“火”了。博格华纳、斯特兰蒂斯、奇瑞……国内外知名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代表,盯上了从磨齿机里吐出来的齿轮,全年14亿元的大单正在这里赶工。 




筹备不易,挖到领军人才更难。技术团队急需一名带头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巨跃管理层了解到一家行业巨头瞄上了一位温岭齿轮行业的技术领头人。“赶在他要被挖走的前一天,我们带着诚意抢到了人才。”吴多兵笑着说。在新负责人的带领下,巨跃的技术团队规模一年内扩大了五六倍。 研发合作考验着巨跃的初生团队。企业需要在试制过程中反复优化对方的产品设计,确保能落地量产。起初,合作方对他们并不信任。一次,巨跃团队发现图纸存在隐蔽的缺陷,一旦量产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对方却屡屡敷衍。直到提交大量计算数据和仿真模拟过程后,外国专家才认可了巨跃的技术实力,接受了新方案。自此,双方的技术交流越来越顺。 
熬过4年的联合攻关,2023年5月,这款定制齿轮终于迎来了批量生产。巨跃团队第一次来到法国梅兹的生产基地,见证一个个装着浙产齿轮的变速箱随车下线,进入欧洲乃至全球家庭。由此,这一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合作正式开启,随着产能爬坡,今年订单交付额将超过4亿元。 “认清未来方向,认可合作品牌。”回想起当时的狠下决心,张邵荣并非头脑一热,他说,合作伙伴拥有年售400万辆传统燃油车的成熟市场,面对减排这一全球大势,传统替代里蕴藏着绝佳的转型机遇。 当年的小公司已转型为现代化企业:引进的咨询公司协助企业梳理制度流程,把组织架构和绩效机制规范化,一切管理有章可循。研发、制造、质量,各环节各部门按照客户需求模块化细分,因为他们满怀信心,这场跃升之后,一家现代化的齿轮龙头企业已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