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台州湾新区1700多亩稻田内,一架新型植保无人机在喷洒除草剂。几个来回下来,满载20升药剂的无人机严格按照设计路线飞行,轨迹可覆盖8亩田地。 这款G20植保无人机来自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承载量达20公斤,为企业自主研发,是全省首台(套)无人机量产且首次规模化应用于植保作业应用场景,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 6月,水稻进入返青分蘖期。及时除草、防病虫害都是水稻种植护理的关键环节。“多旋翼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降低资源成本,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果树、棉花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以及施药作业。”文信机电技术总监李骏介绍。 药剂和无人机的完美配合,实现了精准喷洒的效果。一人一机、一天喷洒1000亩地也将成为常态。值得一提的是,该款植保无人机价廉物美,颇具性价比,不再成为普通农户望而却步的高端植保机械。 “我们研发植保无人机时间较久,技术成熟,加上本身就是植保机械行业,成本自然降下来了。”李骏说,他们的口号就是“能让普通农户都用得起植保无人机”。 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是农林园艺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台州市植保机械行业的会长单位。公司配有独立的技术中心和拥有先进的加工中心,各类植保喷雾器系列产品销售区域广泛,遍及全国各省与海外。 文信机电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建立了自己的经销网络,自2021年在海外推出植保无人机后,产品远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从植保喷雾器到植保无人机,文信机电实现了漂亮的技术转型。“为了完成转型,我们组建了拥有20人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于2019年开始研发,资金投入1000万元。”李骏表示,除了G20植保无人机以外,产品也不断更新迭代,目前G50型号无人机样机也已成型。 文信机电的植保无人机实现“本地造、本地飞”,得益于台州湾新区建设空天产业集群,抢占低空经济赛道,打造完整无人机产业链,助力企业研发。 今年5月,一架运载大黄鱼的长鹰CY-6A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大陈岛望夫礁起飞,25分钟后顺利抵达台州湾新区机场,这是全省首条开通的陆岛联运无人机物流航线,也是全省首个“本地造、本地飞”无人机应用场景。 眼下新区低空经济再添新场景,源于其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制造业优势,台州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台州湾新区机场在今年正式通航,10多个项目正在招引和建设中,一批“台州造、台州飞”的“无人机+物流”“无人机+植保”等应用场景落地,低空安防数字底座正在加快建设中。台州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